长安大学人工环境与能源工程系(以下简称“环能系”)始建于1964年,并于同年开始本科招生,1984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批“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成为国内第18所通过该评估的高校,并于2013年、2018年和2023年三次顺利通过复评。2020年,本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成立以来,本系始终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持续引领专业教育发展。
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环能系涌现出一批贡献卓著的专家学者,如王天富教授、胡泊教授、付忠诚教授、姜永顺教授、丁崇功教授、郑爱平教授、官燕玲教授等,他们的开拓性工作为专业的奠基与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系现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8人,博士学位11人,硕士生导师9人。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长安大学“青年长安学者”1人、“青年骨干教师”1人,国家注册公用设备(暖通空调)工程师1人,具备良好的学术与工程实践结合能力。
近年来,环能系科研工作成效显著,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46项,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8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教师出版专著、教材及行业规范技术规程1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9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7项。本系“低碳能源应用及人工环境营造理论”科研团队获聘为“陕西省科协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彰显了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本系始终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和“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健康、能源、环境领域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构建了完善的“教学-实践-创新”三元融合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结构的互联、贯通与整体性,并强化多学科交叉辐射。学生在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