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地下工程系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青年教师10人,占总数的62.5%。教师中6人为博士生导师,15人为硕士生导师;1人获得“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称号,1人获批陕西省杰青基金;4人具有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地下工程系老师来自于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法国国立路桥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教学工作】
地下工程系积极参与学校土木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承担了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方向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地质》、《高层建筑基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结构设计原理》等理论教学课程及《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工程地质野外实习》等实践教学任务。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法研究,先后承担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探索”等近10项教学研究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教材建设方面,近年编写出版了本科生教材3部。



【研究方向与特色】
地下工程系围绕国家中长期战略需求、国际地下工程发展前沿和西北地质环境特色,以“安全—绿色—智能”三位一体为导向,系统开展地下空间开发与韧性防控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以“岩土+结构”、“岩土+环境”、“岩土+生态”为主体思路的三大核心研究内容:复杂地质环境下地下工程灾变机理与韧性防控、极端气候与多场耦合作用下岩土环境灾变智能感控、地质生态环境协同修复与能源地下结构创新。承担的研究项目涉及岩土体生态加固、地下重点工程智能防控、岩土工程中的固废再利用、海上风电基础等领域。

【科研成果及项目情况】
近年来,地下工程系科研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形成了黄土湿陷对地下结构的影响及防治技术、跨地裂缝地下结构灾变机理及防控技术、岩土体损伤理论及绿色加固技术等研究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多项工程实践中。研究成果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参与4项)及省教育厅优秀成果奖。




地下工程系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年均科研到款四百多万元,近5年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近年来地下工程系教师主持的部分国家级项目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