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创办于1964年,1979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2005年本专业获准“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评为校级名牌专业。2008年通过了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2013年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复评),2018年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2016年,根据国家和学校大类招生计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整体并入建筑工程学院,2016年开始按土木类进行大类招生。
目前,本专业学科已具备了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多层次办学的条件。多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在设计院所、施工单位、政府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不同的岗位和领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毕业生培养质量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师资队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在站博士后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3人,有工程实践经历教师人数14人,4名教师具有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资质。教师整体学历层次较高,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团队朝气蓬勃。
2013年长安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评估合影
课程建设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拓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计划,按照三个教学阶段(公共基础课教育阶段、专业基础理论课教育阶段、专业课教育阶段)、四个课程平台体系(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理论平台课程、学科方向平台课程、学科交叉平台课程)和五个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块、基本技能培养模块、施工管理能力培养模块、工程设计能力训练模块、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块)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教学计划优化,提高了知识的互联性、贯通性、整体性及对新领域和交叉学科的辐射性。坚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已开设和建设多门双语教学课程,积极开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慕课和翻转课堂建设。
三个教学阶段、四个课程平台体系和五个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块
教材建设
本专业积极进行教材建设规划,组织教师编写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主编或参编出版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普通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列教材《建筑设备安装技术》、《供暖工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筑供配电系统与照明技术》、《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英语规划教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建筑节能技术》和《建筑智能环境学》等。《流体力学》入选长安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
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与教材
教学研究
长期以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注重教学质量建设,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进行了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建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特色专业建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等长安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正在进行“双师型”特质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践,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有助于我专业面向行业需求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并进行“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教师培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教师队伍培养战略。积极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我系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至今已先后4名教师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普渡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访学。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坚持科研和教学并重,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老教师传、帮、带;同时鼓励新进教师参加实际工程设计。利用我系教师具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优势,积极进行“双师型”特质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提升本科实践教学水平、扩大教学团队的科研课题来源、快速推广科研成果、以及促进实践工程设计的技术进步和集成创新。
科研工作
主要学科及科研方向为:人工环境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建筑热湿环境形成机理及节能调控、辐射供冷理论及技术研究、城市通风、室内空气质量与污染控制、建筑环境的CFD模拟与调控);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制冷技术(主要研究地热能、太阳能、污水源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理论及技术;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性能优化及分析、换热器强化传热传质性能研究及技术应用;热水供热直埋管道应力分布特性);暖通空调自控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暖通空调自动化、建筑设备故障识别与诊断、人行为与建筑节能、建筑外环境与建筑能耗的关系、区域供热的管网优化及智能管理平台技术、BIM建筑智能化平台开发等研究)。教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项目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1项。近年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被SCI、EI收录60篇。
实践教学
我专业通过建立创新生产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操的创新实验平台,锻炼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开展多项创新试验,并可以从事科研活动,从而也可实现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合理、高效的连接与耦合。
实行本科专业课“教学-实践-创新”改革模式,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开放型实验平台的建设提供支持,藉此培养学生的行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本专业高等教育(研究生、本科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革新、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系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多项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等提供实验平台,为本专业全国性大学生专业学科奖项竞赛提供实验基地,已获得多项成果。
积极邀请行业内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大师讲堂”活动,拓宽教师以及学生视野。针对本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积极组织并参加全国性国家级各大专业学科竞赛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精神的提升,促进国际交流,并有优异成绩。如: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人工环境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由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制冷学会和美国ASHRAE(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共同主办的“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由教育部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由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和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主办的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由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设立的陕西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竞赛,等等。
“大师讲堂”
我专业承办2016年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启动仪式暨宣讲会
历年我专业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获奖
历年我专业“人环奖”获奖
历年我专业“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陕西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竞赛”获奖